有不少缺牙的朋友,因為害怕看牙,或是認為植牙的費用太高,就產生一種能免則免的心態,畢竟只有缺一顆牙,平常也不見得有太明顯的影響,最多就是吃東西的時候要換一邊吃,如果缺的是比較後排的牙齒,其實在跟別人講話的時候也不一定會被發現。
不過事情當然不會這麼簡單,缺牙的影響,可不光只是吃東西的口感,或是外觀上的改變而已,如果放任不管,可能會對口腔健康,甚至身體健康,造成長遠的負面效果喔。
第一點是咬合的部分,我們的咬合動作,會隨著歲月漸漸改變,如果我們用缺牙的那一側咀嚼,旁邊的牙齒會因為沒有可以依靠的固體,而慢慢向缺牙的空處傾斜,牙齒的排列將會逐漸變亂,同時還會形成難以清潔的空隙,還有可能因咬合不佳,讓臉型歪斜。
其次,缺牙也可能導致食物在口中沒辦法徹底咀嚼,對於消化機能、營養吸收都會產生負面影響,也進一步影響營養攝取的供應,這一點尤其對於特別需要營養補給的銀髮族們來說至關重大。
最後一點,也同樣是跟銀髮族息息相關的問題,就是「失智風險」。根據國外以4千5百多位65歲以上長者為對象的研究中可以發現,牙齒不滿20顆且未裝假牙的人,罹患失智症的風險,比擁有超過20顆牙的人高。另一組研究則發現,在患有阿茲海默症的銀髮中,牙齒剩愈少的人,大腦萎縮的狀況也愈明顯。
分析上述現象,很可能是缺乏「咀嚼」這個動作所導致的,當人類進行咀嚼的時候會連帶整個頭部的活動,促使血液回流至大腦,弱勢因為缺牙造成咀嚼力、次數變少,這樣的運動次數自然也會下滑。
看到這裡,是不是開始為家中長輩感到緊張了呢?不過別擔心,現在面對缺牙,有多種治療方式可供選擇。從植牙、活動假牙到固定牙橋都是可以執行的做法。
其中,「植牙」可以說是目前被廣泛接受的治療方式之一,將植體(人工牙根)植入於齒槽骨中,再安裝外觀近似真牙的人工牙冠,就能慢慢找回支撐力、平均讓咬合力道,自然就能化解上述缺牙會遇到的風險囉。
最後還是要提醒一下有缺牙困擾的朋友,在選擇治療方式時,還是建議專業的牙科醫師團隊,身為植牙、全口重建專家的張元瀚醫師,不僅有豐富的經驗與專業,更樂於對長輩長期溝通、評估,細心、耐心地幫助長輩安心治療,慢慢找回自信笑容。
口腔健康可以是小事,也是不容忽視的大事,不論如何,當我們,或是家中長輩在面對缺牙問題時,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,都會是擁有健康幸福的生活的不二法則喔。